1. 零极限也可以解释为“以完美为目标,进行修正,改正错误”的意思。
2. 当前的烦恼、不幸、经济拮据的状态,都是往日记忆所致的。
3. 有了来自神性智慧的灵感,人们就可以不爱记忆的困扰,从疾病、烦恼、痛苦中解脱出来,以超然的心态生活。
4. 通过清理,该发生的事情自然会发生,事情会自动向前发展。
5. 清理能打开新的局面,而新局面开启之前总有很多事情需要清理。
6. 百分之百地负责任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。
7. 不把周围存在的问题视为自己的问题,并对它们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。
8. 眼前有做清理的机会,如果我以为这跟自己没有关系,于是就对之放任不管,不去做清理,那它以后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。
9. 零极限核心就是:无论发生什么事情,无论事情发生在谁身上,责任百分之百在自己身上。
10. 我身所处的现实,其实是由我的记忆再现而生成的。
11. 零极限认为,所有问题终究都在自己身上,所以我们要对自己进行清理。
12. 在佛教中,“空”即是悟,即能理解世上发生的任何事情实际都是发生在自己心里。
13. 佛教劝导人们放弃执念,放弃执念就能达到空的境界,只有达到空的境界才能彻悟。
14. 意识,它是我们平常能够感知的心理及头脑的状态。
15. 潜意识中负面记忆的再现会直接导致各种烦恼、痛苦和疾病的产生。
16. 个人潜意识的记忆与这个世界的记忆,即创世以来的所有记忆是连通的。
17. 记忆中欢欣的事情、不吉利的事情无所不包,我们的所作所为就是在这些记忆的左右下完成的。
18. 人来到世上,贯穿其一生的任务就是清理潜意识中的记忆。
19. 零极限由忏悔、原谅、转变这三个要素构成。
20. 神力将潜意识清空,灵感就会随之降临,如果不把记忆清除干净,灵感则不能降临。
21. 灵感驱使我做的事情,很可能让我做完了还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做,它的到来,并不是我努力的结果。
22. 一切动植物及物体都有悟性,也有意识。
23. 事情看似发生在外界,实则都是发生在自己心中。
24. 只要我抛开对那个事情的执念,一切就好了,只要自己有执念,事情就不会有理想的结果。
25. 尽量只考虑如何将自己的行为动机归零。
26. 抛开执念,只有达到哪样都无所谓的零状态,事物才开始朝着最佳的方向发展。
27. 心存某种打算或愿望,是潜意识中的记忆以欲望期盼的形式再现于现实的表现。
28. 如果没有达到零状态,我连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这类简单问题可能都搞不清楚。
29. 要获得真正满意的生活,就必须让记忆归零,而非以财富、地位等外在因素为准则。
30. 阻挡神性指引我们的就是我们的思考与记忆。
31. 如果一切都归于零状态,争斗就会消失,怨恨、嫉妒等一切都会消失殆尽。
32. 如果完全进入零状态,所有一切都像自己的亲人一般。
33. 我们无法知道自己是否已进入零状态,因此,与寻求达到零状态相比,我认为每时每刻都做清理更加重要。
34. 只要达到零状态,无需努力,个人本来具有的能力就会显露出来。
35. 零极限就是不需要自己在意识上决定主动做什么,发挥才能的机会将自然到来,原本就应该是这样的。
36. 佛教最核心的教义就是如何获得真正的自由,也就是如何达到“空”的境界。
37. 人生中的问题就是由潜意识中记忆的再现所引起的。
38. 零极限的清理步骤中,最为重要的是呵护潜意识也就是内在小孩,内在小孩就是指潜意识,其囊括了开天辟地以来,有关海陆空所有动植物的记忆。
39. 无论是什么状态,都要将其当成是完美状态来进行清理。
40. 在做清理的时候,不能带有我要处理这件事的动机,我们必须情着单纯的心去做清理。
41. 说着“冰蓝”去触摸植物,这样做能消除悲伤和疼痛的记忆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